一、公证遗嘱最为可靠
常见的遗嘱种类有公证遗嘱、自书遗嘱、代书遗嘱、打印遗嘱、录音录像遗嘱、口头遗嘱。但是公证遗嘱是唯一一种由法定证明机构办理的遗嘱形式,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公信力。公证遗嘱的办理程序严格,公证员与立遗嘱人反复沟通并对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,确保立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,最大限度保证遗嘱合法有效。公证遗嘱的法律文书制作规范,公证员全程指导和帮助,在厘清遗产范围、排除未特留遗产份额等影响遗嘱效力的情形后,代为起草遗嘱,确保遗嘱内容合法合意、规范健全。公证遗嘱具有法定证据效力,除有相反证据(一般指立遗嘱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立遗嘱人存在被胁迫、被欺骗情况等)足以推翻的,经公证的遗嘱能直接作为人民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。
公证遗嘱的优势还在于遗嘱信息录入于全国公证遗嘱库查询平台,并实现了全库查询,不仅方便查询立遗嘱人生前最后一份公证遗嘱,同时便于与法院、不动产登记等财产登记部门进行数据共享。
二、自书遗嘱容易成“白条”
“我明明有父母写的遗嘱,为什么还是输了官司?”小李百思不得其解。老人去世后,家中小儿子小李拿着父母亲的自书遗嘱申请办理遗产过户手续,其兄弟姐妹认为父亲在立遗嘱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,精神状况不佳,对遗嘱是否是父亲的真实意思表示存疑,而且父亲代母亲签字也是无效的。最终法院判定,小李拿出的自书遗嘱无效,其父母遗产由所有子女均等继承。
小李所执的父母自书遗嘱不符合遗嘱的法定要件,因而成了无法兑现的“白条”。这也说明,自书遗嘱具有较高的“门槛”,稍有不慎就容易留下遗憾。比如,自书遗嘱必须是遗嘱人亲笔书写,不能由他人代笔,也不能打印,并注明年、月、日。最重要的是,如遗嘱人立遗嘱时无行为能力或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,所立遗嘱也就无法定效力。
因此,保险起见还得选择公证遗嘱。就如小李的父母,如果及时办理了公证遗嘱,就能让小李顺利继承遗产了。
三、独生子女也需要公证遗嘱
“父母就生了我一个孩子,独生子女理所当然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,难道也需要立遗嘱?”这是很多人的想法,但很多案例表明,独生子女在没有父母遗嘱的情况下,确实有可能痛失遗产。
1、父母有权将遗产赠与外人
遗产是父母生前的个人合法财产,所以父母对遗产有完全处置权,这也是为什么法律规定遗嘱继承、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因。如果父母留遗嘱将遗产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,那么,就算是独生子女,也只能继承遗赠未处置的遗产。
2、“白发人送黑发人”改变遗产走向
独生子女并不是唯一的第一顺序继承人。根据民法典规定,除了子女外,被继承人的父母、配偶也是第一顺序继承人。所以,如果父亲先于爷爷奶奶过世或母亲先于外公外婆过世,那么,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,同样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。
而且,爷爷奶奶辈的人往往不只有一个孩子,这就会造成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过世后,他们先前继承的遗产将再一次发生继承,使得父母的兄弟姐妹们同样享有该部分遗产的继承权。
3、父母一方再婚新增遗产继承人
根据民法典规定,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、配偶和子女,如果父母一方过世后另一方再婚,就算再婚后没有生育子女,继父(母)同样可以成为潜在的第一顺序继承人。
4、遗产可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
假如父母过世未留遗嘱,而身为独生子女已结婚,那么,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所继承遗产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而如果父母留有遗嘱,则可约定遗产由自己的子女继承而与其配偶无关。